第七章:上古种族的秘辛

奎儿 / 著投票加入书签

趣阅文学 www.qywx.net,最快更新冥冥仙道最新章节!

    可惜,穆清歌灵魂不够强大,灵魂力只能坚持看完“黄谱子”里的第一页内容。

    上面讲述了修行界的残酷无情,以及诸多修行界天堂的地方,和几族的大致介绍,以及这位前辈在各地游历时的见闻、轶事。

    剩余的也是些差不多的东西,仔细筛选,眼前并未得到一些蛛丝马迹,反而因东西广博,精神力大量消耗。

    所以不得不将精神退了出来,闭眼休息了片刻,夕阳西下,天边漂浮着红澄澄的晚霞,穆清歌转动了一下有些酸痛的脖子,揉了揉干涩的眼睛。

    “看来丹帝的传承果然不一般。”

    穆清歌内心暗想着,她觉着,这本黄谱子跟融合进她记忆的记忆碎片相比,更加重要,应该是一些炼丹秘术,与前者相比,肯定珍贵的多。

    毕竟她融合了所有的记忆碎片,现在能提出来用的东西却少之又少,只有一个个炼丹过程,甚至没有一点主要。

    上古时,人族与兽族鼎立,而神族势弱,兽族野心磅礴,不断的吞噬着人族地界,终有一日战争爆发,人族联手神族,将所有的兽族,全部赶进深山老林里,并且逐一设下封印阵法,从此天下便发出一道弑兽令,凡是妖兽一族重现世间,杀无赦!

    而丹帝正是守护封印的其中一员,他生前薄利寡淡,喜好安静,毕生追求仙丹之道,最后主动申请看守阵法的名额,直到坐化飞升也没有离开此地一步。

    据记载,天下五大绝处之地,都留有上古大能看守封印,血色云海便是其中之一,这片山脉延绵万里,直通北荒大漠,另一边的尽头则是刚好在云城坐落。

    丹帝所记录,他的传承则乃是设下重重封印,更有弑仙梯,传承根本不在的椭圆巨石里,只有是他的族人并且渡过此梯,才能得到传承。

    一旦有修行者闯入幻境,踏上“七阶弑仙梯”,一步抽一魂,两步断一魄,七步弑一仙,很明显是给他后入留下升仙的机会。

    族人?

    穆清歌迷糊了,难不成人族也似二十一世纪一般,还分几大种族?

    而且那个“七阶弑仙梯”好像是她来时踩得梯子?

    说来也巧,穆清歌从华夏的核爆炸坠落洞穴,滚出来,竟然直接到了丹帝传承的幻境封印里,眼前的“七阶梯”乃唯一的道路。

    至此她只能硬着头皮走过去,但她并没有感到什么异样,反而却轻而易举的得到了传承,莫非是因为修真界所言的奇遇?

    毕竟修行界里,除了先天之资外,最重要的就是机遇,而且能否得到好处,全看各人的人品和上天的眷顾。

    不过这样想的话也不妥协,毕竟神通遮天的丹帝,怎么会把传承放在一个不能修行的废物手里,况且她可不是丹帝的族人,她来自华夏!

    不论是丹帝老糊涂了,还是封印传承的幻境阵法出了问题,恰巧让她走了个狗屎运,她只清楚,丹帝既然敢把传承放到凡人手里,那么就一定留有修行秘术,也就是说不能聚气的废物,也可能有形成气海的机会。

    自打她从山洞走出,看到外边的荒郊野地时,她就知道,她回不去了,两个世界色彩,气息尽是不一,此时的她,只能按照,这具身体的一切步骤走下去,重建气海!恢复实力!成为强者!生存下去!

    不知是,穆清歌前身生前的执念太重,怨气所致,还是其他原因,一时间脑子里全是变强的念意。

    经过一夜休整,穆清歌伤势恢复不少,洗漱过后,越加精神,吃过小二送来的饭食,直接盘坐床前,继续在黄普子上面探寻重生气海的秘术,这一次她直接跳过第一页的内容。

    只可惜第二页的东西她只看了一半,灵魂力便已将近枯竭,上面叙述的是神族微末时期的一些事迹。

    自从人族和神族发出“弑兽令”后,两族分开各自发展,只可惜神族天生有怜悯之心,所过之处行善事,留“神念”不求回报,原则即是宁死十个族人,愿留一桩善事。

    也正是这种原因,不久后神族人丁凋零,神族以神术、道法、佛念为顶端的三尊大神,分别为“盘古大神、菩提祖师、如来佛祖。”

    盘古神通广大,封印妖兽一族时曾使用通天手段,一斧子将天空裂开一道口子,引用虚空内强大的混沌之力,才将所有兽族牢固封印在“五大绝处之地”,“虚空之遗、逆乱之都、红色云海、绝杀之地、蓝色彼端。”

    菩提祖师提倡道法自然,心存荡然之念,一手佛尘可化万物,虚实之中堪天道、窥天机,一语成谶,更有气死回生之力,可惜医者难自救。

    菩提本无心,却得深善根,一次在推算演变时,菩提祖师因窥到两位兄长“盘古大神、如来佛祖”,寿命不长命数皆尽,而且是同时陨落,两位兄长道法本就高于他,就算是施展逆天之术气死回生,也是无济于事,从那后菩提便闭山不出,没有人知道所在何处。

    如来佛祖擅佛念,即心术,佛经所注,皆人生百态,因果循环,一口佛经可让人看见未来,得知过去,甚至能看得到,听的着在娘胎之时,有杀戮之人,可悔改,有亡命之徒,可自愿飞渡,有可怜之辈,不在抱怨,有福禄之人,不在贪心

    看到这里时,穆清歌已经有些怀疑,丹帝他老人家是不是喜欢讲故事。

    什么如来佛祖,菩提祖师,这都是在华夏哄小孩的故事,但她又觉得不合理,若是巧合也不能将三尊大神的名讳全部对上,难不成这里跟华夏世界真的有那么一点关系?

    抱着探索的态度,穆清歌盘膝而坐,再次将神魂探进了脑中,黄谱子在脑海中没有任何变化,和游动的灵魂泾渭分明,互不影响。

    又坚持看了两盏茶的功夫,后续的内容更是荒谬绝伦,她已经不敢相信华夏的神话和历史,或是说质疑这处世界的惊奇,毕竟这处世界早就超脱了华夏的文明程度和她的认知。

    从菩提祖师闭山之后,便没有人见过他,直到盘古大神和如来佛祖将死之际,菩提祖师就像疯子一样出现世间,时常胡语。

    有人说菩提祖师因得知二位兄长即将飞升陨落,精神受了刺激,有人说菩提祖师这些日子是寻找为兄长而是的方法,窥测天机,遭到了反噬,总之说法不一。

    后面,盘古大神和如来佛祖,将毕生感悟记录在九千九百九十八本书中,而人族的顶端大能和中流砥柱,为纪念二人的离去,在二人坐化之前,连夜修出了三千两百多座宫殿禅院和道观。

    寄存二人留下的无上佛文,走之前如来佛祖说了一句,“斯人如因果,可遇不可知,忽强求,愿神念传遍世间,人心皆善。”

    丹帝认为如来佛祖说的话是给菩提祖师听的,而菩提祖师疯癫笑着,“留下的只有争斗罢了!”

    无论是人族大能还是普通凡俗,所有人都沉默了,淅淅沥沥的小雨雨下了七天七夜,深夜中,菩提祖师也“走了,”。

    当时很安静,他怀里抱着一本书,书上没有一个字,但所有人不敢遗弃,而是供奉到了一座道观。

    三人留下的佛法道术,共集齐了九千九百九十九本,而神族后裔为了默哀三位大神的离去,道拜菩提,袍衣扎发,佛尘遮身。佛拜如来,剃度跪黄浦,口颂佛经,手持木器,修心修性。

    神族后裔纷纷住进了道观和婵庙里,立下了终身不娶的誓约,一心随神念,一生学绝学,一直行善积德。

    写到神族故事的末尾,丹帝又补充了几句,“原本仙、神、凡俗的世间美好而和谐,却不料属于神的神念之心,却不是凡夫俗仙能够忍受堕念的,终于有一天人族大乱。”

    “一些野心磅礴之辈,为了夺取盘古大神的无上佛功,开始放火烧婵庙,在凡俗强取豪夺,其中不乏一半的中流砥柱和一些将近命绝的仙尊大能,威逼神族后裔翻译佛经所说何意,寻找着起死回生之术,可他们这些宵小之辈根本不懂。”

    “得到了佛经,却得不到佛意,就连三位大神都逃脱不过命运,又岂是他们可以的?直到此刻吾才明白,如来佛祖早料到有此一幕,所以最后一句话别有深意,吾喜清净,顺此才进封印之地,实不愿重世,一生追求仙丹之道,直到元寿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