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阅文学 www.qywx.net,最快更新我不求仙最新章节!
郭大路递给于青一杯酒:“这样说来,那于青道友尝尝我这酒如何?”
于青端过酒只一看,那酒极是清澈,比混浊的米酒不知好多少倍,先道了声“好”字,“这酒只这份卖相就是极好的,如果装在水晶杯中,那身价就倍增了。”
郭大路一拍大腿:“于青道长居然也通这等俗务?美酒须得美器,才能彰显身价,只不过我这乡下地方,连个整齐的碗都找不出来。”
于青笑道:“我年轻时也是好酒的,村里有个小酒店,东家发了工钱,我总会忍不住馋虫,去喝上一碗黄汤--”
郭大路听了此话,忍不住在脑海里幻想出于青从牛背上跳下来,踮着脚站在柜台前,拍出几文大子,用稚气的声音嚷嚷道:“掌柜的,来碗上好的水酒。可不得欺我年少,掺太多的水。”
这时,于青已经端起一碗,一口就将酒给喝干了--这可了不得了!于青饶是修行有成,脸也刷一下就红了,忍不住大吼一声:“好酒!”
原来,这于青还是小看了高度白酒,他以为郭大路的酒再香也不过比寻常米酒好上几分,可哪成想,这高度白酒和米酒完全不是一回事,他一碗猛饮下去,顿时上了头。
于青忙运用法力将酒劲化去,这才脸色恢复如常。他哈哈大笑:“端得是好酒!连我这修行经年的老家伙,也有点醉意了。”
郭大路笑道:“多谢于青道友夸奖,此前楼道友初品尝酒精时,就取了神仙醉一名,今日青青道友一杯而醉,真正是应了神仙醉的名儿。从今儿,神仙醉美名将传遍大江南北。”
于青自行又倒了一碗酒,慢慢喝着,也劝林远尘和楼岑之尝尝,林远尘见师傅兴致高,便也陪了一碗,红晕上脸,少了几分出尘之气,多了几分俏丽,楼岑之为了弥补刚才自己没有第一时间拜师之错,敬了于青好几碗酒,也不动用法力解酒意,喝了三碗下肚,还真醉意上头,扑嗵一声趴在案几上,沉沉睡去。
于青和郭大路一边喝酒,一边聊着功德之力和修行,郭大路倒也知无不言,将自己所创科学门发明的种种技术告诉了于青,只是于青对这些实用性技术并不关切,只是一个劲儿向郭大路打听老子的经文。
老子《道德经》孤篇盖世,再没有其他的经文,郭大路搜肠刮肚,将以前在网上看过的《黄帝四经》、《周易参同契》、《太平经》等,背了几段给于青听,但于青却摇了摇头:“这些经文与《道德经》差得太远,算不得真经。那《周易参同契》讲的是炼丹,嘿,如果炼丹真得能成就大道,我在天一阁呆了数千年,各种炼丹典籍看了无数,早该成就大罗金仙了。郭道友,还请不吝赐教以真经。”
真经?郭大路使劲挠着头,他肚子里的那些货色,都是以前在网上乱逛看来的,就算是由白素贞帮着用黄粱一梦法术,将潜层记忆全都翻了出来,可有关道家方面的典籍还是太少--谁没事会专门找这东西看啊。
郭大路实在被于青逼得没招儿了,干脆将起点仙侠频道里的修仙小说里的套路全都搬了出来,什么元婴啊气海啊金丹啊解尸啊,喝得满脸通红的于青不满意了,一指郭大路:“郭道友这是糊弄俺咧,这些鬼东西有啥用?说到底还不是修灵力,夺天地之气?凡此种种,皆是逆天而为,怎么能算是大道呢?明明是歪门邪道!我不听,我不听!”
于青喝得真是醉了,他如同小娃娃一样,拉着郭大路的袖子甩着:“我要真经!我要真经!郭大路你可不能耍赖!你在东湖随口一篇经文,就让我弃了数千年的修行,你可不能就这样甩手不管,快给我真经,要不,我就赖在你家不走了!”
郭大路摸着鼻子,喂,于青,你好歹是修行者好不好,活了数千年的老人家了,怎么和孩子一样撒泼?
这时,郭进听到屋子里的动静,探进头来,看到于青醉得满脸通红,忙道:“这位上仙醉了呢,大路啊,你照顾他睡下吧--也不知道仙人睡不睡觉,可醉成这样子,还是躺一会儿来得好。他要是再吵闹,你就给他讲故事好了。”
讲--讲故事?!郭大路的嘴角直抽抽,老爹还真把于青当小孩子啊,要用故事哄着才肯睡觉--咦,等等,故事,自己这里还真有些故事,和修行有关呢。
郭大路拉着于青的手:“你好好坐着,我给你讲几个故事吧。”
于青拍着手:“好好好,我就爱听故事。”他一指也有些醉意的林远尘和楼岑之:“你们两个也来听故事。”
林远尘聪慧,知道郭大路的故事必是了不得的经文,手一挥,桌上多了一卷纸,一管笔,她持笔在手,静候郭大路讲故事。
郭大路缓缓开口道:“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庄子》,郭大路正在背的正是《庄子》的《逍遥游》,严格来说《庄子》三十三篇,并不能算经文,更多的是寓言小故事,可是故事中自有大道。
于青原本拉着郭大路的手,叉着腿坐着,可听着听着,他肃然端坐,无比恭敬,而旁边的林远尘笔下如飞,越听越是入迷,浑然忘我,就连楼岑之也听得出了神,端着半杯酒在嘴边,都忘了饮下去。
《庄子》有近七万字,在古代典籍中也算是长的了,郭大路全都背了出来,以《杂篇·天下》收尾。
林远尘收起了笔,看着卷上的篇篇经文,知道这就是道家继《道德经》之后的又一立派经典!
郭大路说得口干,喝了一口酒,问道:“于青道友,这几则故事如何?”
于青点点头:“善!大善!”却又摇了摇头:“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