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廷杖

冬眠的龙凰 / 著投票加入书签

趣阅文学 www.qywx.net,最快更新你的帝国最新章节!

    朕看着众正盈朝的东林党,说了两个字。

    奏乐。

    于是在新朝雅乐中,开始了朕的登基大典。

    前几天礼部送来了四个年号,“乾圣”、“兴福”、“咸嘉”和“崇贞”,让朕挑。

    这有什么可挑的,乾者天也,圣者鲜也,朕这样的圣人天子,当然是乾圣啦,难道选别的吗?

    不成,朕脸皮没那么厚。OTg2NTc=

    朕看了看托盘里的四个年号字样,偷偷问礼部的主事:“那个,能不能改成别的啊?”

    主事毕恭毕敬的答道:“陛下有别的想法吗?礼部可以改,都依陛下的意思。”

    改什么好呢?要不改成崇德?占了黄太吉的名号,让他没名可用?

    崇德个屁,等朕弄死黄太吉,给他封个谥号全聚德,崇祯就崇祯吧,都用了十七年了,突然改一个朕自己都不习惯,万一哪天手一抖写错了,问题可就大了。

    朕捂住额头,强压着自己改元顺治的冲动:“罢了,崇贞就挺好,加个示字旁,讨个吉利。”

    一想到将来要面对的旱灾兵灾,朕觉得还不如改元顺治呢,能顺顺利利治理朝政,不再自挂老歪脖子树,朕已经很满意啦。

    而且仔细想想,朕那时候应该服毒的。

    拿起前世已经念过一次的诏书,朕大言不惭的念到:“我国家列圣,缵承休烈,化隆俗美,累洽重照……”

    前世念这篇诏书时,朕满腹雄心壮志,只想把国家从阉党和东虏手中救出来,现在想想,还真是天真呐。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臣们跪伏在地,不管是阉党还是东林,此刻都偃旗息鼓,毕竟登基不比平时御门听政和朝会,事关国体,再吵吵嚷嚷就没意思了。

    他们默不作声,隐隐分成两派,只用眼神相互交锋,大明未来十年的政局已经定好了,东林党势必会赶跑阉党,该砍头的砍头,该流放的流放,往后又是君圣臣贤的太平盛世。

    想的倒是挺美,就比方说,朕上回继江浙湖汉北位,太仆寺的账上有一千万两银子,没过多久就被各部借调一空,太仆寺有个屁的银子,这帮东林党就是借着这笔账,把自己的贪了钱的账冲平!

    因为崔成秀是兵部尚书啊,他只要一死,太仆寺常盈库就是一笔烂账,谁说得清原先有多少旧有,多少进项,他部借支又有多少是从常盈库借的,有多少是阉党的家产。

    阉党刚倒台的时候,各部要么群龙无首,要么被东林安插了自己人,番婆子又一心多用,没来得及反应过来,不出几天,阉党聚敛的家财就被分的干干净净,事后再怎么抄家,也只能抄出些不动产来。

    不过是东林党吃剩下的残羹冷炙。

    后世说东林误事,实则有失偏颇,东林党、复社中忧国忧民,乃至为大明殉难的大有人在,但理学的卫道士们老觉得“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才是上品。

    比方说皇兄留下的户部尚书郭允厚,就是东林中人,虽然克勤克俭,除了冰敬炭敬和已成定例的礼金,其他的钱一概不收,颇有清廉的官声。

    可是他手下的人收啊,底下十三个清吏司的主事,哪个没少收地方官的银子?所有的账户部尚书都要过目,他会不知道手下的人分润了多少?

    还不是碍于官场的规矩,怕得罪人,不能管别人,只能自己两袖清风?

    在京好歹还有都察院和巡城御史,行事总要有所收敛,地方上的藩署、照磨不知能贪多少银子。

    那些贪官权臣网罗党羽、朋比为奸,清官只管独善其身有什么用?最后还不是为朋党裹挟?

    等鞑子、闯逆打进北京时,找根绳子把自己吊死,兴许还会后悔,反正都是死,为何以前不多贪些银子,好好享受一番,也不枉来官场走一遭?

    然后南明那些不成器的,老觉得死者为大,只要殉国就一律给美谥,

    格老子的,死有什么用?倭国人切腹玉碎,不也没打过米国人的飞机坦克空母么?

    朕前世继位之初,就是轻信了这帮道学家,后来被狠狠坑了几回,便谁也不信了,凡事亲力亲为,最后实在扛不住,大明就亡了,这一世可要多张个心眼才是。

    《大明会典》里的登极仪又长又费事,所以和礼部商量之后,给砍了一大部分,反正朕当皇帝又不是靠这些唱戏似的过场。三劝三拒,祭拜祖庙天地,给皇兄追谥,再昭告天下,意思一下就行了。

    今天回去之后,朕还要赶稿写小说,后世刘之纶就曾想过以笔救国,写写文章小说,激扬文字,奈何米国人霸道,只要签了书契,不仅所写之文要尽归书商所有,连名号都归其所有,气得他一怒之下弃笔从戎,当了委员长的细作。

    这几世朕没少看小说,自信能当个文抄公,一来补贴家用,二来,宣传战线朝廷不去占领,就会被东林、东虏和闯贼占领,所以朕要抢先占领这个阵地,多写些忠君爱国的思想。

    先前朕会在小说后面附上类似《佃农每天做这些事,五年后变成大地主》、《贱籍翻身变成大掌柜,这些技能你要会》、《你每天吃观音土,是因为你没有补齐这些短板》这类的宣传内容,宣扬大明的王道乐土。

    听说很受京畿一带的地主勋贵和卫所武官欢迎,经常卖到脱销,要连夜加印。

    但王祚远对此很不满,说朕这是开时代的倒车,所以现在开始改吹九九六了,每天干九个时辰,每月领九成工钱,每顿吃六分饱。

    听说很受北京城厢的掌柜商贾和作坊雇主欢迎,经常卖到脱销,要连夜加印。

    昨天写到肖炎被贾府退了婚,在后山遇到了压在五指山下的齐天大圣,得了七十二变,正要在家族比武上大显身手,这书能不能大卖就看这两天了!

    要是仆街了,朕就只能去抄还珠楼主了,但世间有这样一条铁律,那就是不能看小说不能看自己专精的领域,写小说也是如此。

    朕是习武的,也炼过丹修过仙,可是还珠楼主写的修仙,和大明现在的修仙体系完全不同,要是直接照搬,肯定会被书生说是小说家言。

    没办法了,只好走真实路线,把朕生平所学,都写进小说里……

    有了,就从靖康之难写起,写南宋之时的故事,主角就取靖康二字,嗯,不好取名,不如用双主角,这样花开两朵,可以多凑些字数。

    朕把这个想法和王祚远说了,王祚远说朕这样属于消费过世小说家。

    什么?已经有人写过了吗?

    众臣山呼万岁之后,朕还在想着腹稿,有些心不在焉,愣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

    朕小声问道:“什么,这么快就结束了?”

    礼部的官也低声答道:“万岁,能精简的都精简了,接下来该去殿门外受百官上表称贺了。”

    衮冕看着威风,其实朕身上全是汗,恨不得赶紧脱个干净去泡澡。

    虽说朕早就寒暑不侵,但裹这么一身,又忙活了半天,屁股上早就全是汗了。

    朕点点头,从座椅上站起身,走出皇极殿,来到丹陛前。

    甲士和仪仗队举着几十杆彩旗和刀枪剑戟,还有六头驯象分立两旁,好不威风。

    文武百官穿着朝服,被鸿胪寺的官员领着,各自从丹墀内走出,依次给朕行礼。

    朕一一还礼之后,百官抬起了头。

    现在应该是司礼监太监,内阁和礼部尚书捧着诏谕金符,可是他们看到了一个出乎意料的人。

    那就是消失了许多天的魏忠贤,头上戴着貂蝉冠。

    貂蝉冠上装饰着玉蝉,大明朝只有公爵才能这么戴,魏忠贤倒确实是正儿八经的公爵,但他敢在登基大典上穿着公爵服饰出现,显然是经过朕默许的。

    底下一帮人瞪大眼睛看着朕,面色不善,就差直接骂出口了:“您几个意思啊皇上?不是都开始倒阉了吗?这又是演的哪一出?”

    但碍于礼法,有什么话都只能憋在肚子里。

    登基结束之后,王祚远连夜就来找朕了。

    朕刚泡了个澡,换上了新内裤,只觉得浑身舒泰:“老王?计划顺利吗?”

    王祚远打了个哈欠:“顺利得很,那些东林党都炸锅了!”

    “你辛苦了,你回去就给东林党散布消息,说朕被魏忠贤迷惑,他还要继续祸乱朝纲,让他们死谏弹劾吧,最好当庭自刎几个。”

    王祚远叹气道:“……那些当官的一个比一个精明,自刎怕是不可能。不过死谏可以,要不我来?”

    “那你明天记得穿好防具,皮甲底下多垫两层棉,朕会让锦衣卫打轻点的……唉,谁知道朕继位的第一顿廷杖,居然是打在你身上。”

    老王咬牙道:“医药费您给报就成,这点苦不算什么。”

    既然他这么说了……

    朕咳嗽一声:“厂卫!王祚远诽谤魏公公,目无君父,拖出去打!用心打!”

    王祚远演得和真的一样,被锦衣卫拖出去时还在大喊:“你们这些狗阉党!你们不得好死!可怜我大明三百年江山,就毁在你们手上啦!”

    一声声闷响混着惨叫,从殿门外传来,魏忠贤满脸得意,徒子徒孙们也各个扬眉吐气,就差开两瓶酒当众划拳了。

    反观东林诸公,各个面色阴沉,恨不得立刻冲上去用玉笏把阉党的狗脑子都打出来。

    不过也就想想,魏忠贤是阴阳人,修炼的阴阳磨气劲在朝中无人能及,而他打不过的东林大佬,早在几年前就用权谋赶出朝堂了。

    朕喝了口茶,心里想的全是那五百万两白银的事儿,你说朕这么多钱,该怎么花呢……

    “啊!”

    “魏忠贤你不得好死!”

    “阉党!狗贼!”

    “我做鬼都不会放过你们的!”

    一百廷杖打完,王祚远已经“奄奄一息”,“气若游丝”,朕装出惊恐的样子,看了一眼权倾朝野的魏阉,“吓”得手一抖,茶杯掉落在地摔得粉碎,旋即低下头。

    哎呀没办法,朕现在是献帝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