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东汉末期的奇葩制度

星星子 / 著投票加入书签

趣阅文学 www.qywx.net,最快更新视频通万朝,开局剪辑千古一帝!最新章节!

    “这谁啊?”

    众人看着画面中陡然出现的战将,这一刻很有些吃惊。

    不得不说,那一手箭术,实在是帅。

    张飞眸光闪烁,他猛地看向刘备,“大哥,这次咱们若是寻到了丞相,可否让丞相答应我一件事?”

    刘备顿时心一紧,还以为张飞是起了什么歪心思。

    “你要干嘛?”他谨慎的道。

    张飞却是没察觉,只是看着战场中间的武将,咬着牙的说道,“让丞相为我张飞写上一句霸气宣言,这逼给他装的,也太帅了!”

    但张飞不得不说,打仗之前,再说上这种类似的装逼之话,这是真的很装啊!

    气质一下子就出来了。

    一些彪悍但在史书上却压根没留下影子的武将也陷入了思考,他们以后打仗的时候,是不是也要整上一句霸气的话?

    试想一下,两军对垒之前,双方大将先互相来上一句霸气之话,而后酣战一番,这搭配起来,岂不是能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我的就不用改了,说出吾名,吓汝一跳,吾乃零陵上将军邢道荣是也!”

    纵然是匿名在评论区发出,但这话,几乎是万朝所有人都明白了说话的人是谁。

    南北朝,陈庆之也陷入了一阵沉思。

    “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

    “这句我看行!”

    刹那间,无数武将说出了一句句霸气宣言。

    俨然,一场古代新型作战模式即将开启。

    相比于武将的激动,更多的少年,百姓却被他说的那番话震惊。

    “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之剑,立不世之功!”

    这是何等的霸气,又是何等的睥睨。

    “这便是新上榜的霸气宣言么?”

    “这话明显是武将说的啊,这话的确有点霸气啊!”

    万朝顿时响起各种议论声,皆是看着这画面中央的武将,眸子带着惊奇。

    可以说,这话对一些热血小青年来说,更是绝杀。

    不少熊孩子都默默的丢下了和尿的泥巴,一把拿起了在乡野田间不知道在哪摘下的树枝。

    一边拄着树枝,一边嘴里就喊着,“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长剑,立不世之功!”

    然后旁边的大人就跟触电了一般,二话不说,一个大逼兜就打了过去,嘴里还骂骂咧咧的道,

    “傻犊子玩意,咱们这是盛世,这话你也敢说?不怕掉脑袋啊!”

    然后就被自家大人抓进了屋子内,一巴掌接着一巴掌抽了过去,惨叫声也响了起来。

    刚开始语气还很硬,屁股挨揍,贼疼的时候,嘴里还不服气的喊着,“大丈夫生于乱世……”

    但在一巴掌接着一巴掌的扇打下,就逐渐变了。

    “大丈夫……”

    “大……”

    “呜呜呜,错了,爸,爸,轻点,疼,疼啊!!!”

    不愧是东吴的一大牌面,太史慈一出场,就伴随着无数熊孩子的哀嚎,呐喊。

    不错,这次投影盘点的内容便是东吴名将,东汉末期名将,太史慈。

    一个让无数人闻听太史慈事迹,感慨万千的名将!

    也是东汉末期最让人惋惜的名将之一!

    箭无虚发,太史慈!

    高阳声音响起。

    “众所周知,三国志以及和东汉相关的一些记载,那都是惜字如金,毕竟要在有限的篇幅中,记载那么多惊艳绝才的人物,这是无法避免的!”

    “纵然是刘备,张飞,关羽很多人生经历的事情也未被记载,其他名将也一样,

    而三国之中,以曹操周边亲信和刘备身边的人被记载的详细一些,东吴名将内容最少,存在感最低。”

    咔嚓!

    孙策一个用力,面前的桌子直接碎了一地,他的眼神中燃烧着怒火,“这不是欺负人么?还带搞歧视的?我东吴上不了牌面么?”

    一时间,东吴名将全都发出了声,甚至还都去@陈寿。

    对此,陈寿权当没看见,甚至还将篇幅缩了缩。

    “这点纵然反对之声很多,但事实就是如此,不过在东汉末期,在东吴武将的记载中,却有一位是例外!”

    “他的人生履历被记载的相当详细,可以说,基本走向几乎完全保留,不管是三国志的陈寿,还是三国演义的罗贯中,几乎都没有进行删减他的内容。

    “纵然是强行为了篇幅,那删减的也是从其他东吴将领的内容多删点!”

    “这人,便是太史慈!”

    东吴诸将:“啥???”

    “卧槽,多保留太史慈的,就强行删减他们的人生履历记载,这是人干的事???”

    而伴随着高阳的这一句,画面也是骤然来到了太史慈小的时候。

    太史慈的人生,一幕幕的成长经历也是相继出现!

    “太史慈,字子义,青州东莱郡黄县人,在大约现在的山东附近。”

    “说起太史慈,从小那便不是泛泛之辈,如诸多惊才绝艳的人物一般,他也是自幼成名!”

    “太史慈自小好学,很快就在东莱郡里崭露头角,并且担任郡里的奏曹史,这个官并不大,大概就相当于通讯部里的公务员。”

    “这就不得不说东汉中的一些奇葩事,在东汉末期,州郡之间闹矛盾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情,相互泼脏水,相互挤兑,那几乎成了常态。

    按道理来说,是先判断谁有理,再做处罚,刚开始也是这么办的,但在后来,朝政离心之下,尤其是双方难以分辨谁对谁错的时候,一个简单粗暴的法子诞生了!

    谁先到,就谁有理!

    秦始皇大吃一惊的问道,“真的假的,这么粗暴,这么任性的么?”

    “不错,就是这么粗暴,这么任性,谁的奏折先到,谁就有理。”

    “这就是东汉末期的真实写照,那会儿已经不看谁有理,单纯只看谁的奏章先到,对于这一点,各地的州府都是知道的一清二楚。”

    “所以,各地的话务员,也就是对送奏章的人要求就高了太多,毕竟慢了,那直接就被钉在无理的一方了。”

    “就在这种背景下,属于太史慈第一次在历史上留名的机会,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