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阅文学 www.qywx.net,最快更新帝国争霸最新章节!
战争时期,帝国海军对进攻力量的需求是永无止境,而最有力的进攻手段也就是依托于航母的舰载航空兵。
显然,航母肯定是多多益善。
正是如此,如何在战时获得足够多的航母,成为了帝国海军必须认真考虑,并且着手解决的问题。
“替代型航母”就是在此背景下诞生。
只是,在开工建造之前,帝国海军就已认识到,“替代型航母”只是应急之作,并不是理想选择。
如果只是用于护航作战,那么按照商船的标准建造,问题还不是很大,毕竟护航作战行动都是在后方进行,很难遇到真正的挑战,而且能获得包括岸基航空兵在内的其他作战力量的支持与配合。事实上,第二次全球大战当中,那些用商船改造的护航航母并不比按照军舰标准建造的小型航母差。
可问题是,要让“替代型航母”去执行其他的作战任务,那就有点勉为其难了。
显然,对于满载排水量达到了5万吨,最多能够搭载50架舰载机的中型航母,肯定不止局限于护航作战。
前线指挥官调派护航航母执行其他的作战任务,简直是再正常不过了。
按照帝国海军做的统计,第二次全球大战期间,特别是在最初的3年里面,护航航母有大约70%的时间在执行跟护航无关的任务,比如向前线运送作战飞机,甚至是直接参与作战行动。即便在战争后期,护航航母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在做本职之外的工作。关键是,护航航母遭受的损失,仅有不到三分之一跟护航作战有关,另外的三分之二都是在执行非护航任务时所遭受。
可见,实战对护航航母的需求远远超过了设计要求。
也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帝国海军决定在“替代型航母”的基础之上,研制一种性能更加强大的中型航母。
这就是“增强型航母”。
要说的话,“增强型航母”的发起时间并不晚,几乎是跟“替代型航母”同时开始,只是推进速度慢得多。
道理也很简单,条件不成熟。
不要忘了,大战才爆发,主要造船厂的头号任务是建造航母、巡洋舰、驱逐舰、两栖攻击舰与大型攻击潜艇等主力战舰,即便是规模较小的造船厂,也承担起了辅助舰船,以及运输船只的建造工作。
此外,建造舰船的数量,不但受到造船厂限制,还跟钢铁的产量直接挂钩。
帝国的大型钢铁厂几乎都在沿海地区,而且紧挨着港口,主要就是为了降低运输环节的费用。
其实,帝国的很多造船厂是由钢铁厂发展而来。
毫无疑问,在大战初期,就算有迫切需要,也要受现实约束,把有限的资源用在最为关键的地方。
要说的话,这也是“替代型航母”坚持采用商船标准的关键所在。
如果采用军舰标准,那么在立项的时候就会被否决,因为在战争初期,达到军用标准的高强度合金钢的产量根本就满足不了造舰需求,连主力战舰都没办法保证,更别说是重要性不够高的辅助舰船。
只是,帝国海军没有因此放弃“增强型航母”,至少设计工作没受到影响。
与“替代型航母”相比,“增强型航母”最突出的变化,也就是采用军舰标准,以提高战场生存能力。
当然,肯定没这么简单。
在战术用途上,“增强型航母”被当成了大型航母与超级航母的补充对待,以提高舰队的战术灵活性。
说得直接一点,用2到3艘“增强型航母”来替代1艘大型航母或者超级航母,能够显著提高在执行低强度作战任务时的战术灵活性,让特混舰队不再受航母数量的限制,获得更高的作战效率。
在具体应用上,主要针对的也就是低强度作战任务,比如在登陆作战行动当中为陆战队提供空中支援。
严格说来,这正是在启动“增强型航母”时所要达到的主要目的。
在第二次全球大战期间,帝国海军的小型舰队航母主要用于登陆作战,到后期更是直接编入登陆舰队。
从这个角度看,“增强型航母”更像是新时代的小型舰队航母。
当然,得益于技术进步,特别是舰载机大型化,“增强型航母”没办法小型化。
只是,相对于增强作战能力,更加得控制建造成本。
道理也很简单,如果太昂贵,不如建造作战能力更加完善的大型航母。
其实,这也是帝国海军在设计阶段提出的唯一要求。
在“替代型航母”的基础上,通过采用军舰的设计标准提高生存能力,并且把建造成本控制在“替代型航母”的150%以内。至于具体的性能指标,比如载机数量与持续作战能力可以略微降低。毕竟“增强型航母”也主要在后方活动,能够方便的获得补给,不存在得独当一面的需求。
按最初的设计方案,“增强型航母”也就是通过牺牲载弹量、载油量,并且缩减机库面积来增强生存能力。简单说,也就是利用节约下来的吨位来增强舰体结构强度,避免采用稀缺的高强度合金钢。
关键,其实就是建造军舰必须用到的高强度合金钢。
别说是在梁夏帝国,放眼全世界,军用标准的高强度合金钢都是战略物资。不止是建造战舰需要,其他武器装备也需要,比如陆军的主战坦克。即便是作战飞机,部分零件也是由高强度合金钢制造,比如起落架。
在进入战争状态后,包括高强度合金钢在内的战略物资,全都纳入了分配体系。
显然,不是说想要多少就能得到多少。
只是,用普通钢材替代,必然会导致结构重量增加,从而对性能产生影响。
按照最初版本,“增强型航母”的载机数量减少到了36架,也就是4个半中队,载油量与载弹量都减少了四分之一,续航力降低到5000海里,持续作战能力仅5天,还无法为舰载机提供全面维护。
当然,这也跟其他性能指标提升有关。
比如为了让航速达到30节,而且在动力系统超负荷运行时达到32节,必须采用功率更大的燃气轮机,导致耗油率提高,还占用了更多的内部空间,也就只能缩小弹药库与燃料库等舱室的尺寸。
可惜的是,该方案依然没能获得批准。
不是因为性能太差,而是没有配套的产能,即能够建造中型航母的造船厂都没有控制的船台可用。
关键还有,帝国海军对“增强型航母”的需求并不是很迫切。
以当时的情况,帝国海军在东望洋方向上,至少需要用2年时间进行部署调整,然后才有望发起战略进攻。前期的进攻行动,以攻打岛屿为主,投入的作战力量不会太多,现有的特混舰队已经足够。再说了,纽兰海军已经被击溃,短期内难以构成威胁,舰队决战的可能性并不大。
此外,帝国海军在近期的主要战场其实是在梵炎洋。
简单的说,也就是支持南方次大陆那边的作战行动,包括封锁梵罗国,阻止纽兰共和国为其提供军事援助。
因为帝国海军在梵炎洋上有很多军事基地,比如在梵炎洋中心位置的迪戈基地,所以对帝国海军来说,面向梵炎洋作战,对舰队的要求反到不太大,主要依靠岸基航空兵,以及掩护运输船队的护航舰队。
从这个角度看,帝国海军最紧缺的其实是用于护航作战的“替代型航母”。
正是如此,在“替代型航母”大批量建造之时,“增强型航母”迟迟没有上马。
不过,这并非坏事。
等到帝国海军需要“增强型航母”的时候,高强度合金钢的产能提升了十几倍,不再需要为建造材料犯愁。
关键还有,建造成本因此大幅度降低。
当然,帝国海军也对“增强型航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往简单说,也就是以中型航母的吨位,获得相当于超级航母60%的战斗力,填补大型航母不足产生的空缺。
显然,帝国海军把“增强型航母”当成了大型航母的替代品。
其实,这也是必然结果。
道理也很简单:超级航母太昂贵,不但没法大批量建造,巨额的维持费用也让帝国海军难堪重负。
哪怕是在战争时期,帝国海军也不可能无限制扩充舰队规模。
再说,并非任何战斗都需要出动超级航母。
至于大型航母,效费比显然不够理想。
比如,“陈炳勋”级的建造成本大约是“薛远征”级的80%,而在高强度战斗当中的作战效率仅相当于“薛远征”级的65%。关键是,在低强度战斗中,“陈炳勋”级的效费比不比“薛远征”级高多少。
换句话说,大型航母有点高不成、低不就。
此外,在“陈炳勋”级之后,帝国海军没再建造过大型航母。
显然,只是重新设计就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因此大型航母并不是理想选择,完全没有效费比可言。
正是如此,帝国海军调整了“增强型航母”的性能指标,要求用6万吨的舰体,获得相当于超级航母60%的战斗力。
显然,这个要求一点都不低。
简单的说,也就是保持“陈炳勋”级90%的战斗力,排水量降低24000吨。
即便采用最先进的造舰技术,也有很大的难度。
不说别的,要想让战斗力达到超级航母的60%,至少需要配备3部弹射器,也就对动力系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即便采用最新型号的燃气轮机、回热蒸汽发射器与弹射器,所能减少的吨位都很有限。
正是如此,在动工建造之前,帝国海军对性能指标做了调整,降低了要求。
按最终的要求,“增强型航母”只配备2部弹射器,2套动力系统与2套推进系统,舰载机的出动率相当于“薛远征”级的50%,而续航距离、持续作战时间与最高航速等性能指标则有所提高。
显然,“增强型航母”最终演变成了中型航母。
不要忘了,在过去几十年里,帝国海军一直排斥中小型航母,可最终还是不得不向现实低头。
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看,“增强型航母”其实是在走下坡路。
不过,也不能由此完全否定该项目的价值。
在战术层面上,“增强型航母”解决了帝国海军在战争中的头号难题。在不大规模扩大舰队规模的前提下,增强了舰队作战的灵活性,弥补了由于大型航母与超级航母不足产生的兵力缺口。
只是,关键是在技术层面上。
说得简单一点,就是在设计“增强型航母”期间所启动的新型装备的研制工作。
最有代表性的,也就是后来取代了蒸汽弹射器的电磁弹射器。
虽然早在大战爆发之前,帝国海军就在着手研制电磁弹射器,但是受技术,以及现实需求的影响,没有明显的进展。主要是,现在所使用的蒸汽弹射器,完全能够满足海军的各项要求,因此在研制新式弹射器的时候,并没有太过明显的紧迫性,也就导致海军不愿意投入太多经费。
“增强型航母”的出现,为研制电磁弹射器提供了理由。
道理也很简单,不管是配备2部,还是3部弹射器,电磁弹射器都是达到海军提出的战术性能指标的唯一选择。事实上,只需要2部电磁弹射器就够了,而配备3部电磁弹射器能让“增强型航母”的出动效率达到超级航母的水准,从而让“增强型航母”成为货真价实的主力航母。
正是如此,帝国海军开始重视电磁弹射器,并且投入大量资金用来研制电磁弹射器。
虽然没有能够赶在大战期间研制成功,不然帝国海军也不会降低性能指标,但是战时进行的这些研究,为战后的研制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并且成为帝国海军在战后继续推动电磁弹射器研制工作的关键因素。
道理也很简单,需要投入海量资金的前沿技术,在战时就已取得突破,或者说已经投入了足够的资金。
要说的话,“增强型航母”是一种能够改变海军面貌的产物。
可惜的是,诞生得稍微晚了一点。
如果提前两年,甚至一年开始大规模建造,“增强型航母”很可能成为帝国海军的绝对主力。结果是,等到帝国海军决定大规模建造“增强型航母”的时候,已经没有相关的战术需求。
结果就是,到大战结束,“增强型航母”仅建造了8艘,而且都在战后出售给盟国。
大战期间,帝国海军的主力,依然是以“薛远征”级为首的超级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