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大萧条之祸

闪烁 / 著投票加入书签

趣阅文学 www.qywx.net,最快更新帝国争霸最新章节!

    回到帝都,白止战的第一感受就是深入骨髓的寒冷。

    虽然这才初冬,但是白止战觉得,比二十年前,首次来帝都的那个严冬还要冷,仿佛空气都要冻结了。

    不仅仅是气温,还有萧条的市井。

    由新历89年开始的大萧条,迄今已经持续了十年。

    虽然在三年前,纽兰联邦的新政初见成效,世界各国就相继宣布,成功渡过最为艰难的时期,大萧条已经过去,又一个黄金时代即将到来,但是真相却恰好相反,而且比舆论宣传的还残酷。

    凯恩斯主义战胜大萧条了吗?

    显然,这是一个伪命题。

    在纽兰联邦开始推行新政的时候,帝国最有名的经济学家就断言:那不过是往一锅滚水里面加了一瓢冷水,或者说是丢了一个巨大的冰块进去,暂时把水温降到沸点之下;因为锅底的烈火没有熄灭,所以要不了多久就会重新沸腾,而且锅已经装满,再容不下更多的冷水与冰块了。

    那该怎么办呢?

    在大约三年前,狭夷皇国就用行动给出了答案。

    帝国新历96年初,纽兰联邦再一次发起号召,提议在“华城条约”与“伦泰条约”的基础之上,签署一份新条约,把限制海军军备的期限再增加五年,最好是十年,为越来越紧张的国际局势降温。

    这个提议,得到了梁夏帝国与布兰王国的全力支持,却遭到狭夷皇国反对。

    虽然闹到最后,三个主要缔约国达成协议,签署了被称为“第二伦泰条约”的第二阶段限制军备条约,但是该条约同时规定,如果狭夷皇国没有在次年年初,即帝国新历97年的第一天成为缔约国,将全面放开对主力舰与母舰的限制,准确说是各项性能指标的上限,等于是不做限制。

    结果就是,狭夷皇国没有在次年缔约,“第二伦泰条约”变成了废纸。

    在根本上,就是大萧条所致。

    如果缔约,继续严格的限制海军军备,那么要不了五年,狭夷皇国的经济就将完蛋,包括造船厂与钢铁厂在内的众多企业将倒闭,会有成千上万的工人失业,甚至会由次引发全国暴动。

    为此,就只能把过剩的产能用来生产军火。

    哪怕这是饮鸩止渴,也比马上完蛋好得多。

    再说,如果到最后走投无路,更加需要一支强大的军队,才有通过对外扩张转移国内矛盾的可能。

    在当年的年中,狭夷海军启动了“超级战列舰”的建造工作。也直到这个时候,外界才知道,在“海军假期”结束之前,狭夷海军已经秘密完成了超级战列舰的设计工作,而且各项指标均大幅度超过了条约限制。

    可见,狭夷皇国早就下定决心要退约,根本不会答应把期限延长五年。

    这下好了,各列强重新回到了赛场上。

    从经济角度看,发展军备跟新政中大力搞基础建设,其实是一个道理,即通过没有直接产出的支出来来消耗严重过剩的工业产能,为企业提供新的订单,让工厂开工,让工人能获得养家糊口的工作机会。

    不同的是,军备竞赛需要通过军事扩张来实现价值。

    此外,这杯鸩酒的止渴效果到底如何,还因人而异。

    对狭夷皇国与布兰王国这种千万级体量的列强来说,多造几条战列舰,把海军规模扩大三分之一,就能够在短期内创造数十万个就业岗位,让数十万个家庭的数百万、甚至是上千万人衣食无忧。

    少了几百上千万的饥民,国内局势肯定能稳住。

    可是,对梁夏帝国与纽兰联邦这种亿级规模的超级霸权来说,那就不行了。

    在大萧条最严重的时候,纽兰联邦的失业率接近百分之三十,梁夏帝国的失业率也超过了百分之二十。

    这是什么概念?

    按照家庭人口计算,纽兰联邦有六千万人、梁夏帝国有一亿人处在吃了上顿没下顿,随时有可能饿肚皮的困境之中。

    多造几条战舰,让这些人吃饱饭?

    显然,这很不现实!

    别说几条战舰,哪怕多造几支舰队也无济于事。

    梁夏帝国与纽兰联邦的巨大体量决定,只有对全球格局重新洗牌,重新划分殖民地,重新瓜分市场与资源,才能走出由大萧条产生的困境,创造出一个能够稳定存在数十年的和平局面。

    当然,重新洗牌肯定需要足够强大的军事实力。

    其实,这也正是梁夏帝国与纽兰联邦在扩充军备的时候,跟布兰王国与狭夷皇国存在的本质区别。

    什么意思?

    高瞻远瞩与鼠目寸光的区别!

    自始至终,梁夏帝国与纽兰联邦都在朝着最后目标,也就是通过一场大战,在重新洗牌之后,成为全球唯一的超级霸权,成为国际秩序与利益架构的制定者与维护者,成为未来世界的主宰。

    为此,梁夏帝国与纽兰联邦在扩军的时候,都非常全面,以夯实基础为首,注重在基础建设上下功夫。

    布兰王国与狭夷皇国呢?

    最多只是把扩军当成解决经济危机的手段,没有更加长远的打算,哪怕有,有没有能力实行。

    两年多前,帝国海军就提出每年建造四艘主力舰的长远规划,而且得到了帝国内阁与论议两院的支持。在拿到拨款之后,帝国海军在新历97年启动第一轮建造计划,在四家造船厂各订购了一艘主力舰。此后在98年与99年,也各下达了四艘主力舰的订单,造舰计划得到了全面落实。

    关键,帝国海军把航空母舰也算作主力舰。

    纽兰海军没有把航母当成主力舰,不过同样以每年开工三艘或四艘的速度,开始稳步扩充舰队的规模。

    只是,就如前面提到的,扩充军备对经济产生的帮助远没想象的那么明显。

    大萧条的余波还没散去,梁夏帝国的经济依然很不景气。

    要说什么的话,也只是比十年前好了一些,至少民众对未来不再那么悲观,开始积极的面对挑战。

    哪怕生活依然艰辛,只要有希望,就有积极向上的动力。

    其实,帝都的变化也非常大。

    最明显的,就是郊外的机场。

    虽然民用航空还在萌芽状态,飞机只是少数富人的玩具,但是经过二十年飞速发展,飞机早已为民众熟知。

    用来运输邮件之后,飞机的下一个用途就是继汽车、货车与轮船之后,成为人们出行的交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