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阅文学 www.qywx.net,最快更新浮世天神最新章节!
黄启胜见对面地俞佰眉竟径自避退开来并开始结印,不禁有些无奈,便道:
“老人家,因你为年长者,故才让你先出手,如今数合已过,尔之诸法无用,数招皆未能伤我分毫,我劝你不必再苦苦支撑,还是早早投降吧。遇上本大爷,也算你实属点背,吾虽念你年老疲弱,不忍出手伤之,但此次来津,在下对大选头名可是志在必得。若阁下不退,我一旦出手,可就不像口中之言般节制礼让,怕是没个轻重,非死即伤。”
退于擂台东侧边缘一脸忌惮的俞佰眉闻言气的胡子都歪了,当即喝斥道:
“小辈休狂,你虽幻术高明,颇有些奇技障眼之法,然任你如何口出妄言,我自已催动真气,驭使心法,老夫此刻已是清心明魂!我的一双火眼已能看破一切孽障,我已看穿你的一切把戏,休要再大放厥词,小辈看剑!”
话音未落便是两步踏前一剑刺出。
“如此便休怪我刀下无情了,且试接我这一刀!”
黄启胜见状也收起了玩心,没有继续用刀鞘去阻挡,而是手握弯月刀柄,迅速地拔出同样长逾四尺的金丝銮带绣春刀,直迎着俞佰眉刺击而来的剑锋劈去。
这一劈看似气劲平和,其刀势不徐不疾,甚至有些像随意的将绣春刀搭在了俞佰眉的长剑之上。
然而在刀剑相接的一瞬,却没并有迸发台下众看客期待的激烈对碰。
反倒是俞佰眉在兵刃碰撞的刹那,竟瞬间骤然后仰,如遭重击,口中喷出鲜血,身体像射出的炮弹一般直接倒飞而出,手中长剑则在空中便好似已经被巨力震的脱手飞出。
俞佰眉身形如瓦崩,如断线风筝般极速倒飞后,侧身和右臂率先碾擦到了地上,横身滚动数圈,衣衫尽破。
纵使有真气护体,但他终究不是炼体出身,巨大的冲击力和接连的摩擦还是将俞佰眉的白袍染红了数片,长须长眉更是折断数缕,再无半分仙姿。
身受重伤的俞佰眉勉力自擂台上快速爬起,此刻他却是没有心神去顾及身上数处伤势,唯独看了一眼已经瘫废并悬于身侧的右臂。
看着这皮肉爆裂开来、鲜血直流的右手虎口,以及炸没了袖口露出鲜血淋淋、上有数道利刃切割般伤口的右臂,他终于发觉黄启胜适才并非故弄玄虚,这右臂之伤便并非蛮力所致,乃御气使然。
遂惊骇道:
“国宗‘纳’字决练气大成!?”
黄启胜收刀笑道:
“正是,老先生可还要继续?”
俞佰眉闻言长叹口气,当即收起紧绷的心神,散去架势,毫无防备地向前走了数步,仅剩的还能动弹的左手拾起了地上长剑,无奈道:
“老朽甘拜下风,未曾想在这初选的第一日便能遇到阁下这等英豪,老夫自知不是对手,就此认输。”
俞佰眉言罢看向裁判,裁判遂向他点点头。
随后几位伍阳宗弟子急忙跃上擂台,将四长老搀扶下去……
而擂台下原本准备看一场激斗的众看客们,见状则皆是一片哗然:
“堂堂伍阳宗四长老,怎的才接了一招就败了?”
“莫不是伍阳宗皆是徒有虚名之辈?”
“非也,我看不是俞长老力弱,实乃其对手功力深不可测……”
“这姓黄的汉子是何来历?怎地如此生猛……”
…………
走下擂台浑身血污的俞佰眉并未在意身旁众人的私议,而是被弟子搀扶着一边自人群中退去,一边不断思揣,他知道自己败相虽狼狈不堪,但却实在是败得理所应。交手虽仅仅一瞬,但他已深知对手实力深不可测,自己虽为伍阳宗宗内四长老,然而实际己的实力并不在伍阳宗前列,只是因自己辈分较高,加之经营管理能力出众,而得以居四长老之高位。
刚才对手这看似随意的一击,实则却夹杂着沉郁自己数倍的雄浑真气,观对方施展之轻松逸态,可知其内功何其深厚,功法已趋大成,细细回味,黄启胜这下还必定已是留手了。
否则,若这一刀携蕴的气劲完全爆开,自己恐怕当场就要殒命。
俞佰眉知道,面对如此高手,自己就算纠缠下去也是徒劳无益,徒增伤痕罢了,因此何必自讨苦吃?不如早降。
这等修习国宗御风门的普世性公开功法——御风仙法都能练气大成的绝世高手,自己竟从未耳闻,且不知其何门何派,如果是自习功法,那可就万分难得了。
看来弘武大选果真有召天下英才之奇效,此次大选的津地府当真是卧虎藏龙啊。要知道,所谓御风仙法,虽被称为仙法,且千百年来修炼御风仙法的修真者中也出过真人,比如创立国宗御风门,七十年前抵御洋人的风泫真人……
但自古以来修习御风仙法真正将能体内内力和真气精炼并升华为仙法之力突破为真人者,其数量相比于修习其他各宗不传之法突破为真人者,则简直如溪流比汪洋,繁星比皓月。
御风仙法由上古时期御风仙门所创之镇宗之法,其宗门衰落后,宗内无长者立世,后人弟子竟将传世功法大宣于天下。
经过改朝换代,岁月蹉跎,御风仙法竟流传了下来,且经人修改版本众多驳杂,普及程度如同私塾中小儿所诵之三字经及传世经文史典一般。
然而数千年来修习御风仙法的人何止亿万计?真修成真人者却终不逾五指之数。且御风仙法修习入门虽简,但后期修习困难,功法小成者都是凤毛麟角,遑论黄启胜这种大成者?
也正因如此,世人渐渐认为御风仙法并不能助人得道,怀疑古时真人并非是修习此功法,怀疑御风“仙法”之说只是谣言,或者说即便仙法属实,但当世流传的功法根本就是错误残缺的。
这种情况直至18世纪初,约两百年前,风泫真人风厌离横空出世,于古稀之年终得以超凡脱俗,步入仙道成为兮阴真人得道前,当世唯一的真人。
化身真人的风厌离高调布告天下,言自己正是修习了御风仙法而得道,他结合自己修道之经验,统筹总结了千百年来流传于天下各个版本的御风仙法,将之整编归纳为三决:
御风仙法主功法--“风”字诀、御风练气之法--“纳”字诀、御风淬体之法--“疾”字诀。
由此风泫真人带起了一股长达数十年御风仙法热,并创立了御风门,先帝永政在位时,为了尚武强军,尊奉风厌离为天朝国师,御风门自此成为国宗,宗内功法对外开放,不需拜入师门即可修习,御风门更是国内军队人才进修和血液输送的一大重要组织。
然而即使经过风厌离这位货真价实的当朝真人修缮改良的御风仙法,仍然是极难修练,鲜有人能大成。而若仅仅小成则大大弱于其他功法,因此即便国宗功法如此普及,还是有很多人选择拜入其他门派。
且修习御风仙法稍微强些的武者大都直接被军队和御风门吸收,因此行走在江湖的修习国宗之人反而都成为了烂大街的货色,修习其他宗门其余属性的功法者倒成了门派争夺的香饽饽。
个中原因固然也是物以稀为贵,但更多程度上,是因为御风仙法一般人修习实在是太弱了,就算是强者也大都已成老朽,更别说很多人都是未至大成便已垂垂老矣。
即便是风泫真人风厌离,天资璀璨如他,那也是在古稀之年才修成仙法,其余亿万人则大都是一辈子修炼,却仅仅达到功法小成便行将就木了……
这也是为何风泫真人的国宗御风门之名为何不称御风仙门的缘由之一,固然也是为了避讳上古宗门,除此之外,也正是因为风厌离深知修习仙法之坚难。
量自己年少风发意气之时修习,以天纵之资二十岁小成,四十岁大成,可修至大圆满半步真人之境,又足足用了三十年,能突破至真人,实无半分侥幸,以自己无双之天姿且终日勤勉不怠的修炼尚且如此勉强得道。
若换做芸芸众生,又如何指望仙门永驻呢?御风门想出第二位真人,恐怕是十世难觅,毕竟天朝数千年来修习御风仙法得道者不足一手之数,自己更是本朝第一位且唯一一位,若非自己留下经讲和改良之功法,御风门恐怕不适为国宗。
主张务实强军的张鸿懿便提出法案,欲赐予一些江湖势力合法地位,使千宗百派争鸣,并废除和军队息息相关的国宗御风门之地位,但最终被当时倚仗敬仰国师风厌离的先帝驳回。
因此风厌离留下仙旨,御风门不得自诩仙门,后代需虚怀若谷,勤勉修习,待宗门出现第二位修习御风仙法得道的真人,方可称御风仙门。
而如今黄启胜才四十来岁,且于三十九岁便已纳字决大成,可见其资质之强,实属媲美风泫真人的天纵之才。若只看其年龄和用功程度,黄启胜甚至有希望超越风厌离,以更年轻的年纪达到真人之境。
俞佰眉回头又看了一眼台上正向四周抱拳,享受众人喝彩、一脸自得的黄启胜,心想此等人物,恐怕只有宗主能与之一较高下,连大长老和大弟子都不一定是其对手……
待踌躇满志的黄启胜下擂后,裁判遂念号,复又二人上擂,则擂比继续……
酒楼上的张鸿懿和朱世凯见黄启胜的擂比结束,转头不复观看,二人分别以茶酒对酌,一轮饮罢,朱世凯向张鸿懿问道:
“太师观此人如何?”
张鸿懿轻轻点头道:
“嗯,功力尚可,但心性许还有些轻浮,不似纪云那般沉稳,完全可以一击取胜,非要戏弄于人,若不多加敲打,恐难堪大任。”
朱世凯闻言轻笑:
“太师还真是青睐纪云呢,看来这黄启胜还要劳烦太师日后多多调教了。”
刚刚走下擂台的黄启胜若知当朝元辅和弘武堂堂主汉亲王刚刚在刚看这场擂比,恐怕此刻肠子都要悔青了。
怕是恨不得刚刚能一招将俞佰眉扫于场下,再干脆利落的跳下擂台,绝不会膨胀的玩弄显摆,说什么体恤老幼孱弱的屁话,更不会在逼迫别人认输后于场上四面拱手耀武扬威了。
“太师,我们何不去其他分擂,去看看能不能再碰上一场精彩的比斗。”
张鸿懿摆了摆手,推辞道:
“罢了,这初选伊始实在枯躁的很,擂比乏善可陈,今日所观大都尽皆为庸碌之辈,鲜有强手,乏味至极。若有强手,前几日也理应会一路碾压,难观深浅。
至于两个势均力敌强手在第一轮就碰上的概率,以数万选众来说,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因此不看也罢。王爷若有闲逸,还请自便去就是,老夫却是乏了,今日便到这了。待初选过半,再来作陪。”
朱世凯闻言笑道:
“太师言之有理,如此本王也一并回去吧……”
于是二人结伴穿行闹市,径自返回戚郡王王府……